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心闻周刊丨梗死相关心原性休克遇上心脏骤停——曲新凯解读JACC最新研究结果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3/7/24 14:39:32    加入收藏
 关键字:心原性休克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曲新凯教授,与我们共同探讨梗死相关心原性休克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应当如何管理。

 

每周心评论

嘉宾:曲新凯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原性休克患者常常合并心脏骤停。3月28日,JACC杂志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探讨了梗死相关心原性休克患者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PCI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本期我们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曲新凯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度点评与讨论。

 

国际心研究

01 Circulation:半剂量替奈普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可行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建议,如果不能及时进行PCI治疗,应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全剂量替奈普酶与老年STEMI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增加相关,若将药物剂量减半是否安全有效呢?7月13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STREAM-2研究结果给出了答案。在无法及时接受PCI治疗的情况下,老年STEMI患者使用半剂量替奈普酶是一种合理的替代方案。STREAM-2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研究,纳入603例年龄≥60岁、在2个连续导联中ST段抬高≥2 mm、无法在1小时内接受直接PCI的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半剂量替奈普酶组或者直接PCI组,其中替奈普酶组的患者(若有指征)在随机化后6~24小时内行冠脉造影或PCI。主要疗效终点为ST段回落和30天内死亡、休克、心衰或再梗死的复合事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分别有85.2%和78.4%的患者ST段抬高回落≥50%,ST偏差的残余中位数总和分别为4.5 mm和5.5 mm。两组TIMI血流3级的比例约为87%。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分别有12.8%和13.3%的患者发生复合临床终点(RR=0.96)。此外,药物治疗组有6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直接PCI组未发生颅内出血。

原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4521

02 Circulation:桥血管衰败发生率仍较高且预后较差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衰败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一项研究表明,CABG后桥血管衰败不良心脏事件显著相关。研究者分析了7项随机对照研究中4413例患者及13,163条桥血管。术后至接受影像学检查的中位时间为1.02年,桥血管衰败为16.6%,其中33.7%的患者至少有一条桥血管衰败。年龄(aOR=1.08,P=0.03)、女性(aOR=1.27,P=0.004)、吸烟(aOR=1.20,P=0.01)与桥血管衰败独立相关,应用他汀则具有保护作用(aOR=0.74,P<0.001)。桥血管衰败与术后1年心梗或再次血运重建风险增加相关(8.0% vs. 1.7%,aOR=3.98,P<0.001),同时也增加影像学检查后的心梗或再次血运重建风险(7.8% vs. 2.0%,aOR=2.59,P<0.001)。此外,与未发生桥血管衰败的患者相比,发生桥血管衰败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0% vs. 2.1%,aOR=2.79,P<0.001)。

原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4090

03 JACC: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技术改进后,效果仍不佳?

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BVS)旨在提高晚期无事件生存率。然而,初步试验表明BVS的早期结果较差,部分原因是植入技术欠佳。7月18日,JACC杂志发表的ABSORB Ⅳ研究5年随访结果表明,尽管植入技术有所改进,但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相比,植入BVS后5年靶病变失败率的绝对值仍高出3%。研究在147个中心纳入2604例患有稳定性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植入技术优化的BVS或钴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CoCr-EES)。结果显示,BVS组与CoCr-EES组的5年时靶病变失败率分别为17.5%和14.5%(P=0.03),5年内支架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7%和1.1%(P=0.15)。随访3年期间,BVS组的事件发生率略高于CoCr-EES组,但两组3~5年期间的事件发生率相似。5年内,BVS组和CoCr-EES组心绞痛复发的患者分别为659例(53.0%)和674例(53.3%)。

原文链接: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5.003

04 JACC:在CRT适应证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优于双心室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近年来被证明是双心室起搏(BVP)的安全替代方法。7月18日,JACC杂志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对比了两者的临床结局。双心室起搏(BV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临床结局。该研究于2018年1月~2022年6月间在15个国际中心纳入1778例具有CRT Ⅰ级或Ⅱ级适应证的LVEF≤3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首次接受BVP或LBBAP。主要终点是死亡或心衰住院时间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LBBAP组的起搏QRS宽度显著窄于基线(128±19 ms vs. 161±28 ms,P<0.001),并且与BVP组相比也更窄(P<0.001)。CRT治疗后,LBBAP组的LVEF从27%±6%提高到了41%±13%(P<0.001),BVP组从27%±7%提高到了37%±12%(P<0.001),与基线相比LBBAP组变化更加明显(13%±12% vs. 10%±12%,P<0.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与BVP组相比,LBBAP组的主要终点发生率也显著降低(20.8% vs. 28%,HR=1.495,P<0.001)。

原文链接: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5.006

 

05 JAMA Cardiology:晕厥类型与LQTS患者继发事件相关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患者的晕厥类型与随后发生危及生命事件(LTE)的风险是否存在关联?7月12日,JAMA Cardiology发表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此展开探讨。该研究纳入来自5个国际LQTS登记处的2938例患者。在1331例LQT 1型患者中,365例(27%)患者发生了首次晕厥,肾上腺素触发的晕厥与后续LTE风险相关性最强(HR=7.61,P<0.001),而非肾上腺素触发的晕厥与后续LTE风险无统计学意义(HR=1.50,P=0.97)。在1106例LQT 2型患者中,283例(26%)患者发生了首次晕厥。肾上腺素(HR=3.07,P≤0.001)和非肾上腺素触发的晕厥(HR=3.45,P≤0.001)均使后续LTE风险升高三倍以上。相反的,在501例LQT 3型患者中,仅有7例(12%)患者在LTE之前发生晕厥。在LQT 1型和2型患者中,晕厥发作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显著降低后续LTE风险。

原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806499

 

06 EuroIntervention:酒精RDN降压安全有效且减轻药物负担

7月10日,EuroIntervention杂志发表TARGET BP OFF-MED研究结果,探讨了在不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酒精介导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R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TARGET BP OFF-MED研究是一项随机、盲法、假手术对照试验,在欧洲和美国25个中心进行,纳入106例诊室收缩压为140~180 mmHg、舒张压≥90 mmHg的患者,随机分配至RDN组或假手术对照组。术后8周时,RDN组和对照组的平均24 h动态收缩压变化分别为-2.9和-1.4(组间差异1.5 mmHg,P=0.27)。两组在安全方面没有差异。12个月结果显示,随着药物的升级,两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相似(147.9±18.5 mmHg vs. 147.8±15.1 mmHg,P=0.68),但RDN组的药物负担显著降低(1.5±1.5 vs. 2.3±1.7,P=0.017)。

原文链接:https://eurointervention.pcronline.com/article/alcohol-mediated-renal-denervation-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in-the-absence-of-antihypertensive-medications

 

行业心动态

 

01 《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发布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分析了2021年我国二级及以上医院(不包括军队医院)的心血管病相关住院患者的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已实现双提升,但区域配置不均衡,异地就医比例保持稳定。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冠心病(32.2%)、高血压(7.8%)和心力衰竭(7.2%)是主要疾病,心血管外科手术前三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9.3%)、瓣膜外科手术(23.1%)和CABG(17.3%)。此外,概述对心血管病亚专业关键质控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进展情况。

 

02 全球血脂负担报告

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通过全球诊断协作网络(GDN)汇总了五大洲4.6亿份血脂报告,报道了全球血脂负担。报告显示,在大多数国家,总胆固醇和LDL-C在50~59岁的女性和40~49岁的男性中达到峰值。调整性别和年龄后,平均总胆固醇水平最低的韩国为4.58 mmol/L,最高的奥地利为5.40 mmol/L,平均总胆固醇水平超过了WHO规定标准的国家有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对于LDL-C,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平均水平较低,而中欧和中东地区平均水平较高。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44/25/2305/7216561?login=false

 

03 中国共识:无射线心脏电生理导管室建设及相关技术

近日,《2023无射线心脏电生理导管室及相关技术中国专家共识》在第21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上发布。共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共同发起,近期将在PACE杂志上发布。共识内容包括八大篇章及相关技术的推荐等级,场地选择标准、医护人员的配备、基本设备的配备等。

 

04 中国共识:植入PM和ICD手术操作规范

近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普通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详尽阐述了植入PM和ICD的手术流程,包括基本要求、详细的手术步骤、出院前管理、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ICD植入特殊要点和更换脉冲发生器的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旨在更好地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原文链接:https://rs.yiigle.com/CN113859202303/1465004.htm

 

05 欧洲共识:严重感染患者抗栓治疗管理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发表共识声明,旨在对因严重感染而住院的患者提供抗栓治疗管理方案。共识对严重感染导致的免疫血栓形成或血栓炎症、严重感染期间止血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角度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严重感染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抗凝剂治疗以及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接种疫苗等给出建议,以预防事件或改善患者结局。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heartj/ehad388/7223688?redirectedFrom=fulltext

 

06 FDA扩大Inclisiran适应证用于降脂一级预防

近日,FDA批准对Inclisiran进行说明书更新,将其适应证扩大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且合并其它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预防。本次新增的适应证针对的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这些患者有糖尿病等高风险合并症,但没有发生心血管事件。本次更新还删除了“使用限制”声明,并简化了安全信息部分,同时删除了四个不良事件。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