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ESC2009]聚焦RE-LY研究结果
北京朝阳医院刘宇医生会场点评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者:刘宇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9/9/2 10:01:00    加入收藏
 关键字:RE-LY研究 华法林 达比加群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在2009年欧洲心脏病年会(ESC)上,来自加拿大的Connolly教授公布了一项大型多中心、前瞻性国际研究RE-LY的试验结果。该研究是一项非劣效性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更安全,服用方便的药物以替代目前在房颤抗凝治疗上存在诸多问题的“标准”药物华法林。

   在RE-LY研究中,研究人员应用不同剂量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Dabigatran)与华法林进行对比。来自44个国家的18113例处于脑卒中高危状态的房颤患者经盲法随机分入达比加群低剂量组(110mg,2次/日口服)、达比加群高剂量组(150mg,2次/日口服)和华法林治疗组(本组常规监测INR,并根据此值调整药物剂量)。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年。初级终点为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低剂量组年初级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华法林治疗组相当(1.53% 对1.69%,RR 0.91 CI:0.74~1.11,非劣效 p<0.001);达比加群高剂量组年初级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华法林治疗组显著降低(1.11%对1.69%,RR  0.66 CI:0.53~0.82 优效p<0.001)。每年重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达比加群高剂量组与华法林治疗组相当(3.36% 比 3.36% ,p=0.31),达比加群低剂量组则显著降低(2.71% 比 3.36% ,p=0.003)。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各组分别为0.38% (华法林组)、0.12% 达比加群低剂量组(p<0.001) 和0.10%(达比加群高剂量组(p<0.001)。各组年死亡率分别为4.13% (华法林组)、3.74%(达比加群低剂量组,p=0.13) 和3.64%(达比加群高剂量组,p=0.05)。

   结论为:与服用华法林相比,房颤患者口服达比加群 110 mg(2次/日)后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没有降低,但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口服达比加群 150 mg(2次/日)在降低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发生方面优于华法林,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点评:

   华法林是目前经FDA批准的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标准用药,降低脑栓塞或体循环栓塞效果显著,被临床医生奉为“黄金标准”。但应用中发现与许多药物和饮食存在相互作用,无法保证其剂量始终维持在治疗窗内,而且增加出血风险。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必须常规监测INR。因此导致患者依从性低。几十年来,患者与临床医生都一直期盼着其替代药物的出现。新药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降低栓塞效果更显著,出血并发症更低,无需监测INR。达比加群是一种可口服的可逆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或剂量调整。2007年以来先后被加拿大和欧洲批准用于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潜在的致命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RE-LY是迄今为止最大型的房颤转归临床试验(中国入选541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150mg(每日两次)能够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和栓塞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达34%,同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达比加群110mg(每日两次)则明确证实,与华法林相比,减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两种药物疗效相当,而大出血的发生率显著减少20%。因此对于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房颤患者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剂量均优于华法林。出血高危的患者选择低剂量达比加群治疗(110mg,每日两次),在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可以取得与华法林同样的预防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脑血管或体循环栓塞高危的患者选择高剂量达比加群治疗(150mg,每日两次),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同时可以取得优于华法林的疗效。可以预期,由于克服了导致华法林应用受限的一些重大缺陷,达比加群将有可能大幅提高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用药的依从性和服药人群数量。数量庞大的患者将因本药而获益,改善生活质量。

 

 

   评论发言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